财富中文网于北京时间7月22日发布了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该榜单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一脉相承的制榜方法,同时包括了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依据这个榜单及其数据,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FORTUNE.com也已全球同步发布了该榜单的英文版。
同时预告: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将于7月29日全球同步发布。
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4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2万亿美元,和上年上榜公司相比,下降约2.7%;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7%。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约为36.2亿美元,较去年的门槛下降约3%。按美元计算,2024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8.75万亿美元,今年榜单中500家公司的收入总和约为中国当年GDP的四分之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5,484亿美元的营收位居榜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位列第四位的是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位列第五。苹果最大代工企业鸿海精密位列第六,较去年上升1位,仍是排名最高的台湾地区公司。今年前十位中,没有大陆民营企业。京东集团位列第11位,较去年上升2位,仍是排位最高的大陆民营企业。
在今年的榜单上,赛力斯成为排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排名较去年上升235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这家车企深度绑定华为生态,推出新车型,2024年实现销量倍增,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0%,并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另两家造车新势力的排名也大幅提升:蔚来和小鹏汽车分别上升43位和101位。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新能源领域的头部公司宁德时代的排名较去年下降9位,位列第77位。
中国几家互联网代表企业值得关注,它们在竞争格局下持续增长:京东位列第11位,较去年上升2位;阿里巴巴位列第18位,较去年上升3位;腾讯位列第32位,较去年上升6位;拼多多排名较去年大幅上升49位,位列第70位,盈利超过156亿美元;美团排名上升19位,位列第80位。
上述几家互联网企业中,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均在香港上市。明日即将发布的由高级编辑刘兰香撰写的《重回盛夏的港股,与中国大公司“共舞”》一文中提到: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一如既往地充当着外资判断中国经济的主要观察指标。尚未在港股上市的拼多多则在2024年开启了从高速增长到战略深耕的转型,其美股股价经历了大幅波动。
由于游戏和广告推动营业收入增长,哔哩哔哩首次登上榜单,成为新上榜公司中唯一的互联网企业。同时,亏损多年后,哔哩哔哩在2024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为正。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赚钱的十家上榜公司中,除五家商业银行和中石油外,今年进入利润榜前十位的有四家民营企业:台积公司、腾讯、阿里巴巴集团、中国平安。其中台积公司以360.87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4位;腾讯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5%,以超过269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6位;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平安分别位列利润榜第9位和第10位。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3,115亿美元,约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1%。因为多元化业务的加持,饮料行业中排位最高的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146位,较去年上升5位。而净利润率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饮料行业中的酒企,分别是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其中贵州茅台以超过49%的利润率在利润率榜中居首。排在利润率榜第三位的是台积公司,利润率超过40%。在免签政策红利和旅游业热潮对业绩增长的推动下,携程成为净利润率最高的十家公司中唯一的互联网公司,利润率超过32%,该公司也是上榜互联网企业中利润率最高的公司。而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榜上,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64%的ROE位居榜首,赛力斯位列第二,海底捞位列第三,农夫山泉、茅台、拼多多分别位列第四至第六。此次,《财富》中国500强中共计有57家上榜公司未能盈利。亏损榜前十家公司中,共有九家房地产公司、一家车企。面临流动性压力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仍未完全度过行业调整期。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这三家航空公司虽然尚未扭亏为盈,但已经大幅减亏。(下载安装“财富Plus”APP,免费获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完整榜单,及最赚钱公司榜、亏损榜、净利润率榜、净资产收益率榜等各子榜)今年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是金属产品行业,共有55家公司上榜,上榜公司收入总额达到1.27万亿美元。
——本刊编辑部
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8,414.4
国家电网作为中国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企业,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500强榜首。在保障全社会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国家电网通过特高压电网建设、新能源消纳技术研发及全球能源布局,正加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70
拼多多控股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54,736.3
2024年,拼多多营收高达3,938亿元,同比增长59%,在本榜单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19位提升至第70位。但同时,电商业务国内市场趋近饱和,其海外产品Temu面临政策与竞争压力,未来依旧充满挑战。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5,876.1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业务涵盖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海外市场是其重要增长点。2024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472亿元。中国中车正在研发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近期首次亮相,速度达到每小时600公里。
万向集团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29,717.8
始创于1969年的万向集团,主业为汽车零部件业,经历了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发展轨迹,并布局清洁能源和动行智控领域。该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化运营,是第一家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今年,万向集团首次登上《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22,926.8
TCL科技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增长强劲,全年营收达到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技术上,TCL科技持续投入研发,印刷OLED技术等已经实现量产,未来有望在多领域持续发力。2025年,TCL加入奥运TOP计划,成为全球12家奥运顶级赞助商之一。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20,176.8
2024年,赛力斯凭借强劲的新能源车销售势头,营收增长超过300%,排名大幅上升235位,成为今年榜单上排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同时,该公司五年来首次扭亏为盈,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问界M9连续多月成为国内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打破了国外品牌对豪华车市场的长期垄断。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9,172.1
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位,其首创的“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构建了完整的全产业链闭环,不仅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也让它在应对“猪周期”时显得从容。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10,820.7
2024年,在产能过剩导致光伏业大面积亏损之际,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却逆势实现超过百亿元的盈利。该企业的光伏逆变器业务常年与华为共居前两位,风电变流器产品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一。此外,布局多年的储能集成业务开始加速拉动业绩增长,令阳光电源成为光伏行业中少数真正实现了第二增长曲线的公司。
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843.5
2024年,安踏集团全年营收达到708.26亿元,创历史新高,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运动市场第一。若加上旗下亚玛芬体育的372.6亿元收入,安踏的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安踏正在加速迈进国际化,这一布局有望为公司贡献新增量。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9,714.4
蓝思科技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的排名上升63位,凸显其战略转型成效。在大幅降低对苹果公司依赖度的同时,公司加速布局智能汽车、AI眼镜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同时,公司以港股上市为支点,推动“中国智造”出海。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8,029.9
中芯国际不仅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也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它向全球客户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承担着中国半导体自主化的核心使命。
携程集团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7,406.9
2024年,携程营收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在本榜单排名提升42位。得益于全球旅游市场的逐步回暖以及签证政策的优化,这家一站式旅行平台跨境游业务增长显著。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相信,未来入境游有1,0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的增量机会。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6,903.6
海南橡胶的业务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产业集团。2024年,该公司积极拓展终端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加。从传统种植业到如今现代化产业全链条,海南橡胶正在着力于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
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581.7
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北方稀土成为“中华稀土第一股”。依托白云鄂博矿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使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的集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稀土企业。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352.4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今年首次上榜,该公司正在加速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的硬科技创新生态。去年年底,软通动力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了硬件领域,开辟算力“软硬一体”新赛道,并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011.9
创新研发是药企长期发展的生命线。在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增长的业绩表现下,中国生物制药时隔一年重返榜单。该公司表示,通过不断提高创新产品的收入比重使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驱动引擎。
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4,002.4
珠海万达首登《财富》中国500强,其突围之路折射中国商业地产转型缩影。在王健林的IPO之路折戟后,2023年底,太盟投资联合中东资本注资600亿元控股60%,珠海万达实控权易主。依托全球最大商业管理规模,珠海万达重启上市或成关键目标。
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
营收(百万美元):3,729.1
哔哩哔哩今年首次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排名第488位。公司已经从垂直动漫社区拓展为多元内容平台,涵盖视频、直播、游戏等,成为年轻用户聚集的文化社区。2024年对哔哩哔哩而言是关键一年,其全年总营收超过268亿元,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全面利润转正。
完整榜单
排名
公司名
营收
百万美元
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548,414.4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412,645.3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407,490.1
4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304,121.3
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21,461.3
6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13,699.1
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7,466.4
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6,738.3
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76,142.5
10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61,336.5
11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1,055.4
1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160,276.8
1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8,627
14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48,467.4
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45,239.9
16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39,229
17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138,940.6
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38,065
1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30,832
20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129,623.5
21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25,112.5
22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121,126
23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20,426
24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19,812.8
2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18,607.5
26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115,805.6
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08,003.5
2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7,690.2
29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
100,600.1
30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9,829.5
31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97,544.4
32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91,764.1
33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91,534
34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91,485.7
35
台积公司
90,167
36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88,260
37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87,996.5
3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7,223.9
39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6,477.6
40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3,322.6
4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9,890.6
42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8,611.7
4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77,736.8
44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77,667.6
45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77,626.2
46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834.2
47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5,359.8
48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683.6
49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0,384.7
50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69,077
51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67,617.7
52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67,199.7
53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66,811.1
54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6,225.7
55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64,863.1
56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62,792.3
5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61,519.5
5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1,099.5
59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9,693.9
6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8,886
61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57,874.3
62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7,476.8
6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6,855.5
64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6,515.8
65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6,161.2
66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6,059.1
67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55,879.7
68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55,760.2
69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4,963.1
70
拼多多控股公司
54,736.3
7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54,146
72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1,443.4
7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51,309.3
74
敬业集团有限公司
51,224.6
7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062.7
76
小米集团
50,854.5
7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313.4
7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8,944
79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47,695.5
80
美团公司
46,919.3
81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5,971.6
8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45,481.8
8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456
84
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5,003.8
85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45,003.1
86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43,949.6
87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43,504.9
88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43,269.2
89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200.6
90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724.8
91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0,217
92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39,746.3
93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9,529.4
94
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9,495.9
95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38,819.6
96
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8,430.7
97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344.6
98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8,255
99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37,717.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37,615.5
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37,612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7,542.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7,357.7
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7,283.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37,030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36,270.6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36,166.5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
36,057.3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35,901.4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35,876.1
怡和集团
35,779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5,773.5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732.8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35,676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5,164.1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35,128.6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058.2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34,762.6
上海德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4,513.9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34,238.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4,057.9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33,547.6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482
联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